在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下 这些汽车硬件将和我们说再见

2024-05-19 04:27

1. 在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下 这些汽车硬件将和我们说再见

如今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网联等概念,已成为汽车行业耳熟能详的高频词,不久的将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将覆盖日常生活。拿汽车产业举例,智能网联汽车将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智能化也将作为引领汽车行业深刻发展的重要标志。智能化时代迅速降临,汽车的定义正由“交通工具”蜕变为“智能产品”,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原本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举足轻重的汽车硬件,在智能化时代渐渐失势。
物理按键正被“屏幕”取代
当智能化时代来临后,首当其冲的便是中控物理按键。正如实体按键手机被触控手机全面取代一般,物理按键中控正被“一块屏幕”取代,第一家吃螃蟹的车企是特斯拉。2012年以前,汽车中控以实体按键为主:在T型的中控台布局中,控制音乐、空调等多种功能的实体按键密集分布。如何将按键布置得既美观又实用,成为内饰工程师最头疼的事。当特斯拉Model S在2012年携一块大屏幕惊艳亮相时,汽车中控进入一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以“一块屏幕”为荣,其中新能源车企尤为激进,实体按键已走向末路。
说起物理按键,其实从未有人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许是因为人们早已对它习以为常,凡有实体的、能给人以物理反馈的都可以被称为物理按键。而对汽车来说,自诞生的那一天起,物理按键就常伴左右,但随着如今触控屏逐渐渗透汽车行业,车上的物理按键也越来越少,大有被虚拟按键所取代的趋势。在智能时代,汽车的“辅助和娱乐功能”开始慢慢盖过驾驶属性,物理按键便开始被“层级”系统取代;而在未来,当“乘坐”的权重渐渐高于“驾驶”,甚至完全替代后者,物理按键也将随之迎来它的尽头。

汽车钥匙的价值正在被削弱
当前主流的汽车解锁方式主要为遥控解锁,通过遥控车钥匙可以实现声光报警和开关车门等功能。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一部分遥控解锁还配备了后备箱开启和远程启动等功能。当然,目前大部分“无钥匙进入”实际是指以智能钥匙替代机械钥匙。但是,汽车来到智能时代,解锁车辆的方式也随之智能起来。诸如特斯拉等车企,已实现利用智能手机APP打开车门、启动汽车等。实现手机App对车辆的解锁与远程控制,还能了解车辆动态信息。当网络不佳时,还可选择蓝牙等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完成操作。

此外,在智能化量产汽车上,还有更多炫酷、创新的解锁方式。与手机APP类似的是,还可以通过智能手环为车辆解锁。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解锁和启动车辆已经被许多车企关注并运用到车辆上。凯迪拉克XT4就采用了人脸识别智能身份解锁系统,该系统通过面部扫描识别并解锁车门,同时只需车主确认,该系统还可以添加多个解锁账户。捷豹也正在研究人脸识别和动态视频分析相结合的识别技术。拜腾的首款车型K-Byte Concept就采用了面部车辆解锁。可以确定的是,汽车钥匙的价值正在被削弱。

发动机与变速箱“同生共死”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公开表示:“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电动化”。的确,汽车智能化的底层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无一不依赖电能的持续稳定供应。因为,内燃机极难实现电控,并不符合自动驾驶等智能化趋势;所以,在电动车上,智能化更能有优势。而从数据来看,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60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126万辆;但据英国汽车调研公司Jato Dynamic预测数据,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100万辆。于是乎不少人预测,在智能化时代的影响下,发动机与变速箱将会被淘汰。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型、稳定性等;变速箱通过改变传动比,帮助发动机发挥更好的动力性能,以适应不同的行驶速度与条件。的确,当汽车实现电动化转型之后,发动机与变速箱“同生共死”,将一起走向“博物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趋势仍然是以内燃机汽车为主,电动汽车为辅;并且,电驱动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取代燃油驱动。换句话来说,发动机、变速箱等与燃油车“紧密捆绑”的部件,将同燃油车一起保持“顽强”生命力。

汽车渝评
目前来看,发动机、变速箱等与燃油车“紧密捆绑”的部件,将同燃油车一起保持“顽强”生命力;方向盘等与自动驾驶相斥的部件,将因为完全自动驾驶的“缺席”得到保留。而中控实体按键、钥匙等部件,在智能化时代伊始就处于被淘汰的边缘,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加深,或将越来越少见。而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汽车行业话语权也正被重新分配;“机械为下,智能为上”,或许将成为智能化的下个风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下 这些汽车硬件将和我们说再见

2. 汽车智能化发展是怎样的

汽车智能化的最现实等级——智能 多媒体 与语音控制 汽车的智能水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现阶段互联网接入实现多媒体与AI智能科学幻想全智能
 
 汽车多媒体的智能化程度可以参考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其智能化水平还处于“手动”与“机器”协同的阶段。简而言之,就是操作设备的多样化和操作程序的简化。比如“功能机”类汽车一旦用于导航,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总是需要将车停在路边,然后切换多个界面输入目的地,索引后逐一查找,完成一次导航的操作可以快至几十秒,慢至几分钟。
 
 该机操作不仅繁琐,而且使用场景非常有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几乎无法使用。那么车机智能化后,操作流程——语言控制——就可以大大简化。激活导航不需要手动切换界面,语言可以激活AI Assistant。发出命令后,可以自动打开导航找到目的地,在人与机器的“语言交流”中完成导航,不会影响行车安全,系统会更快地自动完成这个任务。
 
 汽车的“接近智能”可以理解为将地图放入显示器,而准智能则是带GPS模块的玩家成为“车载电脑”。驾驶员可以用这台电脑完成智能手机能实现的所有功能,也可以实现与汽车联动后各种配置控制权的开启;比如用语音控制车窗开关,控制空调制模式的切换,甚至控制车辆巡航模式的加减速等。但这种智能水平离不开“人工智能”,关键是还没有达到“人工智能”的水平。
 
 目前的智能化只是在车上有一个“多功能声控遥控器”,人是功能激活和控制的主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即车载电脑具有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思考和判断车辆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速度行驶,以及应该使用什么功能来增强车内乘员的用户体验。这时,人工智能就像是集成在汽车里的“管家”。它将帮助你完成所有你期望实现的汽车功能,或者甚至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功能。
 
 理论上,人工智能可以在汽车上实现。需要限制的只是罗技思维树的限制。通俗的解释是,汽车电脑只能成为“驾驶场”知识范畴中的“人”。多媒体咨询的辨别充其量就是推送,它完成了人们左右脑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功能。不应该实现的是超越驾驶领域之外的知识范围,否则一旦人工智能产生“人类逻辑”,后果很可能是“变形金刚”的具象化,不一定能变形,但真的可能会有来自“机器人汽车”的疯狂报复。
 
 总结人工加智能-现阶段人工智能-未来阶段自动驾驶-科学幻想关于自动驾驶的普及障碍不再赘述,简而言之为车辆复杂的结构硬件可靠性,系统鲁棒性以及网络安全。这三点以目前的科技等级几乎没有一点能满足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除非这些车在“乌托邦”驾驶。短期内只会是第一阶段,真正人工智能的普及需要“万物联网”的物联网普及到绝大部分用户之后才能实现——需要很长时间。

3. 智能时代的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进入车内后同样只要规划好路线即可完成车辆A点到B点的自动通勤。自此驾驶汽车会成为“电脑游戏”一样简单而轻松的操作,驾驶证与驾驶技术都是“上古时期”老司机的情怀了——绝对不会实现。实现主动刹车,并可以在限定条件脱手驾驶。而且还具备有功能丰富的车机联网系统,甚至搭载了42寸硕大显示屏,可以上网,语音微信,视频会议,当然看电影玩游戏自然也不在话下。


燃料的多样化。现有的汽车仍以燃烧汽油,柴油为主,城区的部分出租车开始燃气。未来的汽车燃料会实现多样化,比如用电,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会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更加环保。向轻马力智能化电动车过度,生产工作平台的工程车和大型商业货运,仍然保留内燃机驱动。出门将看不到私家小汽车,都是质量可靠的轻型电动车,有备用的电池,固定的充电桩提供电能源。

兴奋的一晚上下去看三回,每次都忍不住坐上驾驶座,摸一摸方向盘。有了汽车后,想去哪,开车就过去了,不管风雨多大,都无所谓。带着父母、老婆孩子出去自驾一趟,有多惬意。未来电动汽车会成为主流趋势,向着智能化、科技化、人车共享和自动驾驶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会变成水陆空三栖车型,并且自动驾车终究会取代人类驾驶,期待这个时代的到来。

无人驾驶。现有的汽车都是人工驾驶,容易因驾驶员疲劳而造成交通事故。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始,谷歌汽车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未来的汽车将实现无人驾驶功能。电动车从默默无闻到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随着电池电机技术的进步,电池价格下降,边界成本很低,电能获取费用比汽油便宜的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简单,众多汽车公司纷纷转型电气化。

智能时代的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4. 智能化汽车,有哪些看上去很鸡肋,但很实用的高科技

在现在的汽车市场上,汽车的功能配置愈来愈丰富,但不是所有的汽车配置都很实用。当然是否实用还是要根据你的使用要求来评判的,有些人比较喜欢,所以感觉使用以后觉得特别方便,有些人则觉得没有必要。就如电动尾门一样,看上去很鸡肋,但很实用。
 

市面上的电动尾门的分类一般为单杆、双杆两种。单杠的因为安装后导致尾门整体的受力不平衡,长期使用容易使车门变形,所以现在已经比较少了。比较常见的都是双杆,延伸功能有一脚踢和电吸锁两种。都是为了方便因手持过多物品不便开门的尴尬情况,并防止暴力关门弄坏尾门,轻松快捷地实现物件存取。
 

电动尾门的主要作用
1.方便??比如车脏的时候不需要按压后备箱盖弄脏手,或者手里提着东西的时候,只需要用手指按下遥控开关就行了很方便,尤其有感应式电动尾门,如脚踢感应的。还有配备了智能防夹和高度记忆的功能的电动尾门,更是给汽车生活带来便利。
 
2.省力??电动后备箱尾门对于suv和mpv是很必要的,因为它们的后备箱门都比较重,特别是一下中大型SUV的尾门,女孩子不够高又拉不到,根本关不动。
 
3.面子足??电动尾门给人一种很高级,科技感强的样子。它就是一种舒适配置,电动开启、关闭尾门,你不再需要手动去打开、关闭,显得更加优雅从容。以前只有豪车才会有的配置,就是为了那种高级感,与尊贵感。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以及国产车都配备了电动尾门,反而更加偏向方便实用。
 

当然,同一个功能,有人用得多,有人用得少,用得少的觉得没用,这个很正常。这也说明您身高臂长,但是对于女生或小孩来说就很适用。而且一般的电动尾门必须有防夹功能,主要就是防范家里的熊孩子。这种防夹方式就是采用程序控制,当电尾门落下后会根据阻力来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至于这个阻力多大,不好说,每个厂都有自己的标准。
 

最后就是电动尾门的安装问题,去4S店的报价一般都会有溢价,?当然相应的服务还是有保证的,只要不破线,4S店没理由拒保。但是如果想便宜的话,可以去考虑一些专车专用的大品牌电动尾门产品,虽然不是原装,但是跟原装差不多,主要是价格便宜点。而且一般在一些专车专用的大品牌都会有专业的合作施工门店负责安装的,安装费不高,有些还包安装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智能化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成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国正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国家多次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推动行业发展,当前中国智能汽车数量超千万辆;推动智能汽车发展需要提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试点城市先行发展发挥领头作用。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有望达2800万辆。
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成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成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国正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根据发改委于2020年2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整体而言,智能汽车是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处于协同式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阶段;到2025年之后将处于智慧出行阶段。

国家多次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智能汽车是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国家也多次出台配套政策标准推动行业发展。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将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25年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持续增加,到2025年达50%;C-V2X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50%。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形成综合统一、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中国智能汽车数量超千万辆
对于当前我国智能汽车发展情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78%。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随着智能网联新车型的加速投放市场及潜在消费者对于智能网联认可度的提升,智能网联新车市场渗透率还将进一步提升,2020年渗透率将达到51.6%,经过测算,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数量超千万辆,约为1306万辆。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发阶段。

试点城市先行发展发挥领头作用
推动智能汽车发展需要提升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2021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发挥领头作用,推进引领全国的智能汽车示范应用和试点运营。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暂行规定》、《北京市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申请指南》等政策,规范智能汽车发展;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打造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实现自动驾驶特定场景商业化运营试点。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有望达2800万辆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车联网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达82%,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2030年将达到95%,约为38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将在2020至2025年间实现低速驾驶和停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2025至2030年间实现更多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2035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由此,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智能化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6. 什么是智能化汽车

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有所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其次是GPS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道路状况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 ,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多输入
  通常对车辆的操作实质上可视为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驾驶员既要接受环境如道路、拥挤、方向、行人等的信息,还要感受汽车如车速、侧向偏移、横摆角速度等的信息,然后经过判断、分析和决策,并与自己的驾驶经验相比较,确定出应该做的操纵动作,最后由身体、手、脚等来完成操纵车辆的动作。因此在整个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一旦出现驾驶员长时间驾车、疲劳驾车、判断失误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
编辑本段
特点

高科技
  智能汽车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行驶。
  智能汽车的“眼睛”是装在汽车右前方、上下相隔50厘米处的两台电视摄像机,摄像机内有一个发光装置,可同时发出一条光束,交汇于一定距离,物体的图像只有在这个距离才能被摄取而重叠。“眼睛”能识别车前5~20米之间的台形平面、高度为10厘米以上的障碍物。如果前方有障碍物,“眼睛” 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大脑”根据信号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通过、绕道、减速或紧急制动和停车,并选择最佳方案,然后以电信号的方式,指令汽车的“脚”进行停车、后退或减速。智能汽车的“脚”就是控制汽车行驶的转向器、制动器。
重要标志
  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将是新世纪汽车技术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可喜的是,智能汽车已从设想走向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可以领略到智能汽车的风采。
  所以,智能汽车实际上是智能汽车和智能公路组成的系统,目前主要是智能公路的条件还不具备,而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解决。在智能汽车的目标实现之前,实际上已经出现许多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智能雨刷,可以自动感应雨水及雨量,自动开启和停止;自动前照灯,在黄昏光线不足时可以自动打开;智能空调,通过检测人皮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也称主动悬架,自动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行程,减少颠簸;防打瞌睡系统,用监测驾驶员的眨眼情况,来确定是否很疲劳,必要时停车报警……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汽车的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7. 什么是智能化汽车

智能汽车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新型高科技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行驶。
        智能汽车实际上是智能汽车和智能公路组成的系统,目前主要是智能公路的条件还不具备,而在技术上已经可以解决。在智能汽车的目标实现之前,实际上已经出现许多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智能雨刷,可以自动感应雨水及雨量,自动开启和停止;自动前照灯,在黄昏光线不足时可以自动打开;智能空调,通过检测人皮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也称主动悬架,自动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行程,减少颠簸;防打瞌睡系统,用监测驾驶员的眨眼情况,来确定是否很疲劳,必要时停车报警……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汽车的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什么是智能化汽车

8. 智能汽车的国内进展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着手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制开发,虽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距离,但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内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军交学院等都有过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项目。特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在无人车技术上已取得全国领先的水平,在国内的多个无人车比赛中经常受邀以表演队的身份参加。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由计算机及其配套的检测传感器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的汽车计算机自动驾驶系统,被安装在一辆国产的中型面包车上,使该车既保持了原有的人工驾驶性能,又能够用计算机控制进行自动驾驶行车。2000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第4代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成功,最高时速达76km,创下国内最高纪录。2003年7月,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一汽联合研发的红旗无人驾驶轿车高速公路试验成功,自主驾驶最高稳定时速13Okm,其总体技术性能和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THMR—V(TsingHua Mobile Robot V)清华V型智能车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主持下研制的新一代智能移动机器人,兼有面向高速公路和一般道路的功能。车体采用道奇7座厢式车改装,装备有彩色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组成的道路与障碍物检测系统;由差分GPS、磁罗盘和光码盘组成的组合定位导航系统等。两套计算机系统分别进行视觉住处处理,完成信息融合、路径规划、行为与决策控制等功能。四台IPC工控机分别完成激光测距信息处理、定位信息处理、通讯管理、驾驶控制等功能。设计车速高速公路为80km/h,一般道路为20 km/h。已能够在校园的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下,进行道路跟踪和避障自主行驶。汽车的智能化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适应复杂的天气条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西安交通大学搭建了Spingrobot智能车实验平台,并于2005年10月成功完成在敦煌“新丝绸之路”活动中的演示。同济大学2006年研发了一辆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电动游览车,最高时速为50km/h,可应用于人们观光旅游。吉林大学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无人驾驶智能车方面也研究较早,取得不少成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